北京市级实习实践基地
|
||||||||||||||||||||
|
||||||||||||||||||||
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办学理念,立足北京,服务首都,辐射全国,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外事、旅游、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国际性应用型人才。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我校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教学优势与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教学特色,结合我国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建设了一批有特色和高质量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来保障学生稳定、持续地进行专业实习求,并进一步将基地建设成为实践人才培养输出特色基地、学界与业界优势互补的联动智库平台。以下为基地具体建设情况。
一、旅游管理学院与首都旅游集团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一)建设思路与方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旅集团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思路可以概括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未来人才需求为导向,拓展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通过“个、十、百、千、万工程”,引领产业发展、孵化行业领袖,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基地。 具体方案为,通过三至五年建设,实现个、十、百、千、万工程的具体目标。 个:一个研发基地和创新平台。充分利用首旅现有的博士后流动站,整合二外现有旅游研究机构资源,如北京旅游研究基地、中国饭店产业研究中心、旅游市场研究中心、会展教育研究中心等,开展全方位、应用型、高水平的旅游研究,同时积极开展为首旅服务的各种应用型研究,力争使本研究基地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旅游及饭店管理前沿及现实研究创新的思想库、引领行业发展的孵化器,促进企业和学校发展的推进器。 十:十个品牌实践教学企业。在本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领导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重点扶持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社会影响大的首旅下属子公司著名旅游企业及品牌,建设十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实践教学企业基地,使之成为高端管理及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如首旅建国、神州国旅、燕莎中心、全聚德等。 百:培养百名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二外骨干教师和首旅骨干管理力量为基础,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全面型教师和培训队伍,形成强大的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千:通过基地建设,培训、培养上千名符合企业需求的企业管理人才、管理后备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 万:通过基地建设,使其具备充足的物质和技术及人力资源条件,为万人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
(二)基地简介 我校是我国最早开展旅游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旅游学科群的相关专业均为首都社会经济建设紧缺专业,同时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特色专业。首都旅游集团是我国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旅游集团企业之一,业务领域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部门,年收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利用位于北京的地缘优势,二外与首旅集团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合作关系。早在80年代初,二外便承担了为首旅集团前身的下属企业如北京饭店、北京国旅、建国饭店、全聚德等多家企业的管理培训任务,学历学习和非学历管理培训、外语培训人数达到2000多人;与此同时,首旅集团下属企业如建国饭店、北京饭店、长城饭店、长富宫饭店、凯宾斯基饭店等也承担了二外学生实践教学的任务,实习学生数达2000多人次。 为了提升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将双方各自的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有所互补和共享,形成共赢的局面,2009年,二外与首旅集团联合向北京市教委申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旅集团人才培养基地”并获得批准,成为二外第一个省部级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也成为首旅继博士后工作站后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培训项目。“基地”成立后,二外和首旅集团在学生实习、人力培训、教学支持和项目咨询等各个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三)实施进展情况 1.学生实习 首旅集团是北京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旅游企业集团,以经营旅游业为主,涵盖酒店、旅行社、汽车、购物、餐饮、会展、娱乐、景区等业务。首旅集团种类繁多、层次各异的业务形态能够接待二外饭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大量学生的实习任务。目前,首旅旗下成建制接受二外学生实习的主要企业包括建国饭店、北京饭店、凯宾斯基饭店、长城饭店、神州国旅、康辉旅行社等企业,为二外学生提供了众多实习机会。 2.教学支持 在人力、设施等方面,首旅集团对二外的教学工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首旅集团有3万多名员工,这些员工中有很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取得过博士学位、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者。目前,二外聘请了多位首旅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每个学期都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此外,首旅集团旗下的很多企业为二外教师和学生相关专业多门课程的实地考察、现场授课等实践学习创造了优秀的环境和条件。二外的《饭店人力资源》、《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营销》等多门课程的现场教学在首旅集团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人力培训 二外的饭店管理、旅游管理和会展管理等专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师资队伍。二外在多年合作中为首旅及其下属企业培训了众多的饭店总经理、部门经理等管理人员,同时也为一线管理者和员工的外语进行了大量培训,在二外或二外教师送教上门的受训者人数达到上万人。二外的专家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为首旅集团旗下的企业介绍国内外旅游企业发展的动态、趋势和对首旅企业的借鉴。 4.科研合作 利用二外若干旅游学科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积累,首旅集团在多个领域与二外进行了合作。例如,二外饭店系张超副教授与首旅建国饭店公司合作,对公司的管理合同版本提升进行了评估;再如,旅管院谷慧敏教授领衔,联合二外旅管院饭店管理系、旅游管理系、财务管理系的多为专家,为首旅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首旅股份——制定了品牌发展战略。在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品牌管理等若干细分领域中,二外教师也以项目咨询、项目评审、联合发布论文等方式,与首旅进行了大量合作。
(四)经验与思考 二外与首旅的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了总结,这里不再赘述。除了成绩以外,“基地”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二外与首旅集团在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加强;双方对各自工作的智力支持还不充分;合作形式、机制等方面的创新还不多。未来,我们准备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继续深化校企资源整合,实现校企更为紧密的联动。 充分利用二外的教育和科研资源及企业的经营场所、市场信息及人力资源优势,形成“学校教研—基地实践—社会服务”一条龙的基地发展模式。通过建设,使二外成为首旅集团后备管理及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输送地之一、首旅集团管理及服务人员培训基地;首旅成为二外相关专业学生校外课堂、实践教师的源泉。学校和企业将加大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投入,改善实践教学场地、增添设备设施和管理系统资源。为了推动资源整合,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人才培养基地管理体制。应在现有体制基础上,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建立起目标清晰、职权明确、规范管理的人才培养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如合作双方联系机制、合作过程的控制、学生实践效果的反馈及考核等。 2.继续探索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积极尝试校企联合办学方式,完善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的双重培养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大力培养学校和企业教师队伍。通过对口合作机制,使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人员到学校受训,从而建设起懂得理论、掌握实践的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员队伍。第二,引入双师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发挥二外教师理论优势,借力首旅实践资源,实行学生培养双师制(学术导师和业内领袖联合培养,各司其职的模式),借力业内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业内教师的纽带作用,全方位提升学生能力结构。应以“超常规的精力、超常规的措施、超常规的代价”引进、培养、用好基地人才。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通过实施柔性聘任专家、教授等措施,吸收和培育旅游产业内部领导力群体。 第三,问题导向型实践教学模式。按照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合作方日常经营中面临的问题挑战为导向,主动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方法,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化教育服务产业实战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加强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实训基地等三方面的合作,力争创出新型的联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引入“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创造调价开展为首旅游定制化合约培养,提升学生对首旅品牌的认知和忠诚,提高学生为首旅服务的能力。 3.探索合作的新形式。 目前,二外-首旅校企合作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不利于适应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未来双方的合作应该是多形式、多层次的,例如,依托某一具体的项目,建成与首旅共管共用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是双方合作成立的、为首旅的经营、推广、产品销售服务的公司,并将学生的实训放入此类公司,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等项目。再如,利用二外的技术优势和首旅的产业实践基础,双方可以联合成立创新研发中心,就新商业模式、新品牌、新产品、新服务的创造进行紧密合作;还有,二外可以与首旅联合开发、出版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性强的系列专业教材,并在全国层面进行推广。此类合作的形式还有很多,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不断努力创新,将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
二、翻译学院与外文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一)建设思路与方案 我校与外文局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双方共建。每年定期召开会议,双方共同研讨基地年度建设有关问题。我校每年寒暑假选拔、组织优秀学生到外文局参加实习,外文局负责组织现场教学,整理学生实习总结并出具实习鉴定。外文局专家定期在基地授课,并与我校相关教师合作,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项目实施期间,外文局派出相关领域专家和二外教师共同组成专家组,就新闻翻译、网络翻译、出版翻译等课程进行研发建设。外文局利用其出版优势出版相关教材。双方共同完成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材等材料的起草和编写工作。双方共组团队,对课程建设进行调研。我校组织教师到外文局进行实践教学的培训。
(二)基地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外文局)共建的实习基地主要面向我校翻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朝鲜语等语种的本科生,以及翻译硕士专业研究生和外国语言学及其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 中国外文局有较强的接待能力,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落实大学生的实践教学工作,可按实践教学计划安排相应的场所,充分满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
(三)实施进展情况 二外与中国外文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派遣学生参与外文局旗下各个机构的实习,到派遣教师参加外文局的翻译师资培训,二外与外文局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双方的合作呈互利共赢的局面。200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成立之后,北二外各个语种的翻译师资及软硬件均得到了优化和整合。2007年,二外翻译学院与外文局签约,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2010年,该实习基地获得“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立项,为我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我校多语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二外与外文局成立专家小组,由双方领导分别担任基地项目负责人,负责基地的运行,为我校师生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共同推进基地建设。在师资培训方面,我校教师定期参加外文局培训中心的师资培训及翻译项目管理等前沿课程的培训和讲座,极大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提高二外翻译教学的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我校不同语种学生定期参加实习,受益学生面广。近五年以来,我校与外文局共建的实习基地接待和组织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朝语的本科生以及应用翻译、国际会议传译研究生共计199人参加各类语言翻译相关的实习。 此外,基地充分发挥高校与业界的桥梁作用,对促进翻译行业的发展并提高二外的翻译教学、沟通业界与学术界做出了贡献。二外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受中国翻译协会(隶属于外文局)委托,承担了地厅级课题“我国翻译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二外与外文局共建的人才基地在该课题的市场调研和报告撰写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参加基地实习的学生对外文局及附属机构的用人条件进行了调研,并在基地的介绍下深入全国各大外语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
(四)经验和思考 二外与中国外文局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派遣学生参与外文局旗下各个机构的实习,到派遣教师参加外文局的翻译师资培训,二外与外文局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双方的合作呈互利共赢的局面。2006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翻译学院成立之后,北二外各个语种的翻译师资及软硬件均得到了优化和整合。2007年,二外翻译学院与外文局签约,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2010年,该实习基地获得“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立项,为我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高我校多语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基地的建设,我们在总结过去运行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拟定了基地建设的方案如下: 1.巩固现有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基地的运行模式。 我校与外文局的合作模式运行稳定,合作内容广泛,呈现互利双赢的局面。从2007年至今,二外已有200名左右学生参加了外文局各个机构的语言实践活动;每年有3-5名外文局的专家为二外各语种学生做讲座或兼任论文指导教师。学生的实践包括在外文局各个隶属机构(包括“中国网”等多家媒体)做中短期实习,或者为外文局举办的各类国际会议提供语言服务。经过实践基地的锻炼,二外各语种学生在专业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在口、笔译能力得到实战锻炼的同时,学生们对业界有了更加立体和深入的了解,缩小了课堂与就业之间的距离。 2.在基地建设中实现“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平衡发展。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始终以学校为主体,同时注意平衡发展我校与基地的双向合作关系。过去双方的合作形式主要以派遣学生提供志愿者服务、专业实践和派遣教师进修业务为主。在今后的合作中,我们将平衡“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建设,增加专家进课堂的人次、组织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以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同时,我校计划将聘请外文局专家作为我校MTI研究生的校外兼职导师和“口译实践中心”的校外实践导师,对学生的业务学习和口笔译实践(观摩)活动作“一对一”指导。 3.为我校小语种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惠及更多学生。 在与外文局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我校将充分利用外文局翻译业务涵盖多语种的优势,扩大我校派遣学生的规模,增加除英语外的日语、法语、德语、阿语、俄语等小语种的实习生数量。在接收我校实习生方面,我校将与外文局进行进一步的协商,争取实现接收单位的多元化,拓展更广泛的合作空间。比如,除了安排学生在中国网等媒体作翻译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安排他们前往《北京周刊》、《今日中国》等媒体作外文记者实习,或者派遣各语种学生担任外文局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的口笔译译员,提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实际运行效能和学生实习效果,使之切实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深化科研和教学,双方合作开发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性的专业教材。 除了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外,该基地还应当推动我校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今后双方可探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推动教学教改。在聘请外文局专家进课堂指导学生的同时,还可与外文局合作开发和建设各语种翻译课程。目前外文局与我校已达成初步意向,将共同开发“新闻编译”、“网络翻译”、“媒体翻译”等几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并将这几门课程逐步建设为校级以上的精品课程。此外,双方将在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既具有理论价值、又具实践价值的教材,使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成果在教学教改中得以具体体现。 5.充分发挥“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桥梁作用,加强学校与业界的联系。 “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是依托外文局旗下中国翻译协会行业资源和北京第二外国语教研资源组成的中国翻译行业专业研发机构。研究院充分调动和整合我国翻译领域的资源,为企业、机构、高校搭建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平台,有效地开展了翻译研究、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翻译社会服务与咨询、翻译领域的国际交流等活动,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研究院受中国翻译协会的委托,完成了“2011-2012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和“我国翻译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两个项目,对翻译产业动态及其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作了系统而权威的研究,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并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6.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和校内教师指导工作,保障实习效果。 在现行模式运行的基础上,我校将从管理机制和实习指导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规范校内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实习效果。在管理方面,今后改进的重点在于进一步规范学生派遣的遴选工作、实习效果考核评定工作、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与服务。遴选之前应在学生中开展动员说明会,本着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选拔派遣学生,确保派出的学生业务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能够胜任实习任务,并在实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实习效果考核评定应在外文局对学生实习表现评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个人总结及校内指导教师的评定意见,做出综合评价并存档备案。为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我校将指派具体的带队负责教师或管理人员,做好实习前教育、保障外派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解决学生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习学生将按期填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实践教学记录本》,详细记录实习目的、实习日程、实习小结、实习单位考核等内容,以备我校对学生进行实习评估。 在规范校内教师的实习指导方面,我校将安排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实习前,指导教师应协助实习管理教师参与学生遴选、实习教育,为遴选工作提供人选建议、学生业务能力评定等协助。选派学生名单确定后,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实习前的业务准备,包括组织学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确定实习中应关注和提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参与到实习过程中去。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与外文局接收实习生机构保持密切联系,不定期到实习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听取伙伴单位意见,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业务方面的问题。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结合外文局接收机构对学生的考核意见、学生的自我总结、带队教师的评价,撰写指导教师考评意见。
三、国际传播学院与北京青年报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一)建设思路与方案 1. 总体建设目标 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树立品牌意识、培植卓越理念,健全制度、规范管理、逐步扩大实习基地接纳数量,不断提高实习基地建设质量。最终将基地建设成为北京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示范单位 、国际新闻传播实践人才培养输出特色基地、新闻学界与业界联动智库平台。 2. 具体实施方案 (1)整合校企资源,实现校企联动。充分利用二外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科研资源以及北京青年报社的媒体实践平台,形成“学校教研——基地实践——服务社会”的基地发展模式。通过建设,使二外成为北京青年报社新闻与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输送地之一,北京青年报成为二外相关专业学生校外课堂、教师实践拓展的基地。二外和北青报将加大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投入,改善实践教学场地、增添设备设施和管理系统资源。 (2)凝练基地特色,明确新媒体环境下基地建设的新目标,健全完善基地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共同商讨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制定可行性教学计划,确立实践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和衡量体系。 (3)定期开展新闻业务培训、专家讲座、新闻案例分享沙龙活动,做到教学与实训联动、实践与课堂互补。 (4)合作科研,制作出版一系列专业书籍,并根据二外学生实践课程的具体需要,制作有较强针对性的课程讲义。 (5)定期举办学生实习作品( 成果) 的展示会;组织业界、学界进行新闻业务研讨、进行教学课题研究。 (6)参与北青报的新媒体建设,以北青报的微博、网站建设为实践平台,同时为北青报的新媒体建设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 (7)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习管理和校内教师指导工作,在管理机制和具体实习指导两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与校内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切实保障学生的实习效果。
(二)基地简介 北京青年报社联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依托北京青年报社建设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于2012年底获批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要为我校高年级新闻专业及有志于进入媒体从业的语言类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平台,为我校新闻专业专任教师提供教学实践平台,为各专业教师开展新闻与舆情研究提供科研平台。 基地建设的特色包括: 1.技能培养以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 培养职业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 2.基础扎实。合作双方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学校、教务处和院(系)三级管理体系,北京青年报社成立联络小组,学校和联络小组负责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模式,保证基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3.合作领域广泛。本基地不仅仅简单开展单向接受学生实习,而是促进企业与学校的一体化,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整个人才培养、学校学科及专业建设及发展等领域,从而保证该基地的前瞻性和引导性,通过全方位的合作,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校外实习基地配备专门的管理机构、人员和实践指导教师。 构建财务相对独立、人员适度共享的管理模式。
(三)实施进展情况 我校与北京青年报社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派遣学生参与北京青年报业集团旗下多家媒体的实习,到选送教师参与北京青年报社的社会实践,到进一步的新闻业务研究,二外与北京青年报社之间的业务往来日益密切,双方的合作呈互利共赢的局面。2009 年,二外国际传播学院与北京青年报社签约成立了教学实习基地。该实习基地为我校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提高我校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我们在总结多年来该基地的运行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在学校领导及北京青年报业集团共同支持下,2012年进一步推动平台的建设,并获批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1. 基地建设模式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 培养应用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经校企双方协商, 二外与北京青年报社的合作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建立基地管理委员会,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成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管理委员会,基地主任由双方主管领导担任。基地主任负责提供总体建设思路和进行宏观管理;由执行负责人进行具体的组织实施,并负责基地的日常运行管理;指导教师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具体指导学生的业务实践学习。 (2)按照一体化建设思路,共同规划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发展与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在基地投入建设的相关设施归投资方所有,校企合作教育基地建设产生的各项成果以及利用基地设施开展研究的成果由双方共享。 (3)双方共同协商制定实习实训教学计划,确定具体实习实训时间、实习实训岗位、实习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考核办法和要求等,共同监控实训与实践教学质量。 2. 基地实践内容 (1)开展新闻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以来,北京青年报为二外的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媒体平台,支持二外的教学实践工作,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习机会和相关指导。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二外聘请了北京青年报社的专业新闻人员作为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和兼职教授以及实践教学教师,不定期来我校进行专题讲座和沙龙活动。每年的新闻系学生都把北京青年报的参观学习和业务交流作为入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一堂重要的实践课程,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一次启程仪式。 (3)合作开展新闻专业系列科研活动。二外教师与北京青年报社新闻业务人员一道开展多项科研合作活动,出版研究报告、论文集、教材等。结合媒体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优势,打造特色科研成果。 (4)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创作活动。在北京青年报新闻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在社会媒体、校园媒体发表新闻稿件上百篇,拍摄新闻图片近千幅,以及大量的视频作品。并且在北京高校“好新闻”奖等各类评比中多次获奖。 (5)合作开展其他各类教学科研活动。二外在北京青年报的大力支持下举办新闻学专业教师与媒体的互动沙龙、新闻业务研讨等多项活动。合作方式不断拓展,合作深度逐步深入。 3. 基地的组织管理及运行模式 学校和北京青年报社各自成立了由各自主管领导牵头、职能部门负责、相关院系和对口企业实施的组织体系及协调机制来共同推进该基地的建设。 (1)建立有效、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 (2)每次实习期间配备若干名实习指导教师,并具有合理的学历、技术职务和专业结构,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3)严格执行实践教学计划,保证学时数和实践教学效果;建立教学质量检查、监督、保障体系,并具有规范的教学过程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聘请媒体专家指导实践教学并兼任新闻业务课程的专业指导教师。 4. 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1)立足新闻专业、辐射外语专业,覆盖面广、受益性强 从二外整体的学科教学与学生的培养方向上,基地建设将不仅局限在为我校新闻学专业提供实习实践平台,也将为专业外语学科提供媒体实践的大平台。多年来,二外十个语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各类媒体或与媒体相关的单位工作,而且随着我国新闻媒体国际化发展趋势, 国内专业媒体还将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外语能力的从业者, 而实际上, 外语专业的在校生在未来的就业方向上, 新闻媒体及与媒体相关工作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选择,因此, 新闻基地为毕业生在拓宽就业渠道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提供机会,力争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基地建设得到锻炼与提高, 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借助媒体力量、塑造高校形象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其新闻媒体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地位。同时,二外作为国内知名的专业院校,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学生的培养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独特的影响力。基地的建设从根本上就是充分利用合作双方在各自领域中的优势,利用各自的资源,将二外的学生专业培养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联系起来,从这个角度上,基地建设就不仅仅是拓展学生就业渠道这种单一功能,而是将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为今后学校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样本示范的作用。与此同时,借助媒体的影响力,对二外的整体影响力的提升也会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获得更广泛的声誉。
(四)经验和思考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按照二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和新闻学专业的特色目标,立足于建设现代科技含量高、教学科研功能齐全,专业特色突出的培养基地,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经过近四年来的探索,在自身教学改革与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及科研促进教学等方面一些宝贵的经验: 1.实践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特色课程提升专业发展 三年来的教学实践,依托基地的媒体专业队伍和新闻现场实践平台,让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这些业务课程在现场实战里进行,在具体的问题和环境中,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活跃在新闻采编一线的“专家”指导完成,从教学效果上考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目的,并且在丰富与更新教学内容上,基地建设为形成我们的教学特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此外,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相辅相成,通过实践教学验证课程建设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实践内容随着课程建设不断更新,完整性、体系化日益增强,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2.实践中发现总结新传媒环境传播规律,改变教学方法适应社会需求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的有力支撑。基地的实践教学使新闻学教学回归新闻传播的本源,不再是教室里远离现实的纸上谈兵、闭门造车,更加符合新时代新闻传播规律,在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上有了本质性的改变。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社会人才需求为标准,以新闻系发展规划目标为依据,充分体现管理的规范性、方法的先进性和效果的实用性。 3.教学实践带动科研,科研成果助推教学实践 基地不仅为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平台,更为科研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北京青年报作为一个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迅捷详实的新闻报道为学生们提供学习的案例,同时也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丰富的内容。依托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的科研内容,反过来又会促进课堂教学实践的更新发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科研和教学有效互动,这些深入研究的成果又转化为教学实践中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寻找研究的新视域,在研究中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经过三年的建设,基地利用媒体实践和学术研究的双重优势,已初步把实践教学基地建成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的特色基地,媒体和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4.“媒体实践+新闻案例”, 特色教材正在创新 教材建设打破以往传统方式,融入大量鲜活新闻案例,并通过媒体实践得到再确认。以北京青年报的新闻报道为教学案例的《大众传媒通论》教材已经基本完成,而其他的系列教材也将在下一个实践周期里,由专业教师和媒体资深记者合作完成。特色教材的创新最终必将会带来教学实践的本质上的变化,也会有效提升新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水平。 5.实践教学探索新路径,校外基地培养新队伍 基地的构建,打造了一支由新闻专业教师和新闻媒体精英共同组成的全新教师队伍。基地的互动使专业教师有机会通过基地了解社会及新闻一线的动态,专业媒体人士也可以转变视角将实践经验总结并传授给学生。更多北京青年报的资深记者成为高校课堂的专业教师、新闻现场的业务指导;教学经验丰富、学历层次高的教师也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现实之中。最终必将为新闻教学提供新力量,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为学科建设提升提供新起点。 自从2009年我校与多方成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以来,校企双方在学生实习、人力培训、教学支持和项目咨询等各个方面开展了紧密的协作,对我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未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将以深化资源整合、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合作形式创新等为抓手,切实推动基地各项工作计划的落实,打造有特色、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保障学生稳定、持续地进行专业实习,为我校培养强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
||||||||||||||||||||